學校歷史背景 – 馬鞍山聖若瑟小堂、聖若瑟小學義校、「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及山上幼稚園

學校歷史背景

(I)山上聖若瑟小堂(1952-1999)

圖1:   圖中是比利時籍胡文義神父(Eleuther Van Hoye),為了照顧馬鞍山居民靈性上的需要,他在一九五二年他在山上礦工聚集之處開辦了聖若瑟小堂及在山下碼頭的地方開設聖方濟堂。

圖2:   山上聖若瑟小堂遺跡:山上聖若瑟小堂在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落成。

圖3:   方濟會神父正為馬鞍山村民進行彌撒:由於山上的聖若瑟小堂卻因為年老教友日漸老去或過世,只得很少教友參與感恩祭,聖若瑟小堂亦於一九九九年十月停止服務。(圖片攝於一九九九年九月)

(II)聖若瑟小學義校

圖4:   山頂聖若瑟小學義校校舍外貌:聖若瑟小學義校,是由胡文義神父開辦的。由於礦工家屬地域偏僻,子弟無處就讀。於是, 胡文義神父在馬鞍山山頂地區建立聖若瑟小聖堂一所, 並附設小學。學校是由一個大堂組成(面積若相等於兩個課室),學生在此進行上課、考試、及欣賞表演活動。

圖5:   聖若瑟小學義校校徽:一九五三年山頂聖若瑟小學(山頂聖堂鄰近)在政府註冊為聖若瑟小學義校。

圖6:   聖若瑟小學義校課堂情景:學生正在課堂內專心學習。

圖7:   聖若瑟小學義校校課堂情景:修女正教導女學生學習編織方法。

圖8:   聖若瑟小學義校學生參與競技比賽情景:課室對外有一個運動場,為學生提供充裕的空間進行不同的類型的田賽、徑賽及球類活動。

圖9:   在昔日聖若瑟小學義校訪問老磺工:雖然山上聖若瑟小學義校已停辦一段很長的時間,校舍仍被保留著,成為老人康樂活動中心,為山上居民提供康樂活動及休憩空間。

(III)「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及山上幼稚園

圖10:   苦難瑪利亞(1839-1904):苦難瑪利亞跟隨 聖方濟的途徑在一八八四年四月建立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在一九五一年,在方濟會胡文義神父 的要求下,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到馬鞍山為村民服務。

圖11:   山頂建立聖母聖心會院入口:一九五四年,一位波蘭籍文德華修女帶同三位中國修女霍文Martha ,劉智英Maria,沈惠明Philip到馬鞍山山頂建立聖母聖心會院。(山頂聖若瑟幼稚園鄰近)

圖12:   山頂聖母聖心會院遺址。在實地考察時,修女院建築已十分破舊,亦有隨時倒塌的危機。(攝於一九九九年八月)

圖13:   山頂聖母聖心會院宿舍:從相片中可見到修女的生活極為簡樸。修女們在白天會離開原有的修院,在小學及幼稚園教導小孩子及進行傳教工作,更為居民提供簡單的門診服務,開設聖若瑟診療所。直到一九八O年,當地居民移居九龍,傳教的工作因人口的遷離而縮減,因為山頂再沒有多少民留下,修會便結束山頂的工作,將人力轉移九龍。 (攝於一九九九年八月)

圖14:   修女正與幼稚園學生在課室內欣賞表演:遠在三十多年前創辦的,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在山上開設了聖若瑟幼稚園,以照顧馬鞍山居民的年幼兒童。

圖15:   昔日山頂聖若瑟幼稚園上課情景。

圖16:   昔日山頂聖若瑟幼稚園學生表演情景。

圖17:   山頂聖若瑟幼稚園實地考察:昔日幼稚園內的設備仍保留著,包括黑板,長椅及木檯等,課室設備尚算完善。(攝於一九九九年八月)

圖18:   「馬鞍山研究小組」同學在山頂聖若瑟幼稚園內留影:對比昔日留下的照片及考察時所觀察的景物,三、四十年前時的山頂聖若瑟幼稚園及當日所看到的佈置及陣列沒有很大的變化。只有慨嘆景物依舊,但人面全非。山頂聖若瑟幼稚園隨著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徹離,早於八十年代荒廢已久。(攝於一九九九年八月)

圖19:   山頂聖母聖心會院遺留下的照片:一幅幅的相片記載著舊生帶同家人回山頂修女院探望修女,反映白衣修女受著居民尊重,她們過著一個一個更簡樸,更親切的修道生活。

(I)山上聖若瑟小堂(1952-1999)
(i)方濟會在馬鞍山傳教源由:
一九五零年代之前,馬鞍山原是一片荒涼的山區,中間有幾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很少,日本人在這裡開闢了一個小型鐵礦廠,但出產的鐵礦並不多。一九四八年之後,中國大陸很多人到香港定居,因為謀生困難,而且學識不多,只有用勞力賺取微薄的生活費,遂在馬鞍山採礦為生。他們中雖然有不少天主教教徒,但卻無人照顧他們靈性上的食糧。 一位剛自大陸來到香港的年青比利時籍胡文義神父(Eleuther Van Hoye);原在宜昌傳教,他見到馬鞍山的居民沒有接受天主道理的機會,而天主教徒又沒有人照顧他們,覺得非常心痛。他便自動要求來馬鞍山傳教,上級對他大力支持。如此在一九五二年他在山上礦工聚集之處開辦了聖若瑟小堂及在山下碼頭的地方開設聖方濟堂。

(ii)山上聖若瑟小堂(1952-1999):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山頂聖若瑟小堂落成。 為了使居民上下山方便,方濟會更為居民提供交通車服務使居民不用徒步往返。除此之外,方濟會士也分別在馬鞍山山頂和山下開設了聖若瑟小學校,成績斐然。後來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修女們也來協助他們工作。
但是,由於山上的聖若瑟小堂卻因為年老教友日漸老去或過世,只得很少教友參與感恩祭,聖若瑟小堂亦於一九九九年九月停止服務。
相關資料: 山下聖方濟堂(1955-1984),   聖方濟彌撒中心 (1987-1996),   聖若瑟堂 (1996),   馬鞍山礦場/馬鞍山礦務歷史展覽(中央公園)

(II)聖若瑟小學義校
(i)歷史源流:
胡文義神父來到馬鞍山時,他發現當時不少礦工家屬居住在馬鞍山,因地域偏僻,以至子弟無處就讀。於是, 胡文義神父在馬鞍山山頂地區建立聖若瑟小聖堂一所, 並附設小學。該校當時只有課室一間,而郭龍章先生就身兼教師及校長的職務。這所小學在政府正式註冊為聖若瑟小學義校,這就是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創校之始。
但接著的幾年, 馬鞍山人口大增,學校亦必須擴展,於是胡神父在海邊建立分校,以增收學生,使大家都有讀書的機會。這所小學名為聖若瑟小學校。到了一九七一年, 馬鞍山學校發展至四個校舍,成為一校註冊(山頂聖若瑟小學義校), 兼辦三校(包括海邊分校、接管馬鞍山村光明學校及烏沙溪村的英賢小學)。可說是在香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 是方濟會辦小學的輝煌時期。
一九七六年,馬鞍山礦場結束,大批工人為了謀生,只得外遷,學生日漸減少,致令山上聖若瑟小學義校停辦。

(ii)校舍設備:
昔日聖若瑟小學義校只有課室一間,只有一位教員,即一直任聖若瑟小義校校長的郭龍章先生兼教師職務。 學生在禮堂(面積若相等於兩個課室)進行上課、考試、及欣賞表演等活動。 同時,課室對外有一個足球場,為學生提供充裕的空間進行不同的類型的田賽、徑賽及球類活動。部份老師及學生依靠乘搭交通車回校上課。成績表現優異者,學生多到沙田區繼續升學。

(iii)現今用途:
現在,山上聖若瑟小學義校校舍仍被保留著。但聖若瑟小學義校的禮堂則作為老人康樂活動中心,為山上居民提供康樂活動及休憩空間。
相關資料: 山上聖若瑟小堂 ,   聖若瑟小學校(海邊學校),   烏溪沙村聖若瑟臨時校舍,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幼稚園,   馬鞍山聖若瑟中學

(III)「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及山上幼稚園
(i)「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山上傳教源由: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是 苦難瑪利亞 跟隨 聖方濟 的途徑在一八八四年四月建立。遠在一九五一年,方濟會胡文義神父 (Fr. Eleuthe’re)在山上礦工聚集之處開辦了聖若瑟小堂及在山下碼頭的地方開設聖方濟堂,他要求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到馬鞍山服務。

(ii)「 白衣修女」在馬鞍山工作及其貢獻:
一九五四年,一位波蘭籍文德華修女帶同三位中國修女霍文Martha ,劉智英Maria,沈惠明Philip到馬鞍山山頂建立聖母聖心會院。她們在山上開設了聖若瑟幼稚園,又因為居民住在窮鄉辟壤之地,與市區交通不便,一旦染上疾病就會十分辛苦及危險,文修女會更為居民提供簡單的門診服務,開設聖若瑟診療所。修女們在白天會離開原有的修院,在小學及幼稚園教導小孩子及進行傳教工作,與一般民居中接觸、來往。 下班後一同祈禱、分擔家務,在更有深度的入世與出世精神中,度一個更簡樸,更親切的修道生活。修女們被稱為白衣修女,修女到馬鞍山服務二十年後,教友增至二千多名,如此一個正式的馬鞍山傳教區便正式開展起來。至一九八O年,當地居民移居九龍,傳教的工作因人口的遷離而縮減,因為山頂再沒有多少民留下,修會便結束那兒的工作,將人力轉移九龍

(iii)山上聖若瑟幼稚園:
聖若瑟幼稚園是由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白衣修女) 遠在三十多年前創辦的。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為照顧馬鞍山居民的年幼兒童,不辭勞苦到馬鞍山創辦幼稚園。 在一九九九年八月,我們曾到山上修女院進行實地考察。 當時修女院十分破舊,亦有隨時倒塌的危機,但修女院仍有很多寶貴的資料,讓我們可了解到當時修女的生活。當日,我們曾到修女院側有一個大堂,(面積若現今兩個課室面積總和),內有黑板,長椅及木檯,估計這是昔日幼稚園的課室,可見當時課室設備完善;此外,我們發現修女正在課堂上教授女同學繡花的相片,與及找尋到很多繡上花紋的布,反映修女們參與教學工作及教導小學生實用技能;同時,我們亦搜尋到很多寫上經文的膠片及很多宗教方面的書本,因此宗教傳播亦是修女重要的工作;最後,我們找尋到很多相片記載著舊生舊生帶同一家人返回山頂探望修女。 可證實白衣修女是十分受著居民的尊重,她們過著一個一個更簡樸,更親切的修道生活。

相關資料: 山上聖若瑟小堂 ,   馬鞍山聖若瑟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