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科
課程目標: | |
在生活中認識天主的聖言,實踐耶穌基督囑咐我們「愛主、愛人」的使命, 本校致力維護天主教教育的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五個核心價值。 | |
課程設計及特色: | |
以耶穌基督的福音為基礎,致力向學生介紹基督博愛的精神,並將這精神與中華文化的瑰麗精髓結合,讓學生在身心與靈性上獲得均衡發展,能獨立思考,明辨是非,成為懂得敬天樂仁的好公民。 小一至小六的宗教課,引導學生反思生活經驗,天主教價值觀,改善自己的思、言、行為。此外,宗教科更與公民教育課合作,加入「天主教社會倫理課程」,讓學生認識及了解天主教社會倫理,並在生活中實踐。學校設公教培育組及基督小先鋒,在校內培植基督小幼苗。學校亦按年曆推行各項宗教禮儀活動,以加深學生認識福音的真理,效法聖人的芳表,培養學生愛主愛人的精神。 |
聖安道 (St. Anthony) 生於1195年、卒於1231年,葡萄牙人,方濟會小兄弟,被教會封為「福音聖師」(Evangelical Doctor)。他的講道意義深刻,聽講的人莫不感動。安多尼的畫像常以雙手恭抱聖嬰耶穌的形象出現,見證他對耶穌的愛慕。因樂於助人,被稱為「失物主保」。 |
真福 雷永明 (Blessed Gabriel) 生於1907年,卒於1976年,意大利人,方濟會小兄弟。1931年由意國抵達中國湖南,與同伴翻譯聖經。1968年,終於誕生了唯一由原文翻譯而成的天主教中文聖經。雷鐸生時敬天樂仁,博學篤行,謙卑自重,特愛痳瘋病者。1994年,羅馬教廷宣報他為「可敬者」,並於2012年宣報他為「真福」。
真福 董思高 (Blessed Scotus) 生於1266年、卒於1308年,蘇格蘭人,「思高」一詞是音譯,方濟會小兄弟。他是出色的神學家及哲學家,以解釋「基督至尊本位」及「聖母無玷始胎」等道理而聞名。修會稱他為「精密聖師」(Doctor Subtilis)。
聖良德 (St. Leonard) 生於1676年,卒於1751年,意大利人。留學羅馬時,加入方濟小兄弟會。1703年領受鐸品,他強調「第一是為天主而生活,第二是在天主內生活」。他大力宣傳拜苦路的敬禮,並確定十四處苦路。1750年,獲教宗批准,在羅馬鬥獸場豎立苦路像,舉行敬禮,宣揚悔改的效用。
聖文德 (St. Bonaventure) 生於1221年,卒於1274年,意大利人。大學畢業後,便加入方濟會。由於他的德學超凡,被選為總僕。他一生以追求天主的光榮和個人聖化為目標。1427年教宗史斯督四世列他入聖品。1587年教宗史斯督五世立他為聖師。由於聖文德的著作與宣講,都具有吸引人愛慕天主的熱力,因此他被稱為「愛火聖師」。
聖誕佳音處處聞2023-24
活動首先由馬鞍山聖方濟堂代表殷灝峰神父帶領祈禱,隨後手鐘隊和五位口風琴隊隊員進行聖誕大合奏。緊接著,武術隊以一系列中國傳統拳術彰顯優秀的傳統文化。聖堂代表們也加入了表演行列,包括鋼琴獨奏和聖詠團的獻唱,以美妙的音樂向觀眾傳遞佳音。
此外,本校的體操組首次嘗試運用體操球,展示了一系列滾動和拋接的技巧和動作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