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
課程目標:
通過語文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聽、説、讀、寫、文學、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自學等範疇的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全方位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並開展電子教學,使他們能獲得多方面的知識。
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態度和習慣。
課程設計及特色:
本校中文科着重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説和自學能力,為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多聽和多説,教師在課堂上因應學生的能力安排分組學習、小組討論和匯報,並配合課程教授不同的自學策略,安 排課後延伸練習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外,本校安排不同類型的活動以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及中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並為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此外,本 校積極參加不同的支援計劃,以優化教學,提升教學素質。
中國語文科課程設計:
推行「三國演義閱讀計劃」,與常識科合辦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多閱讀中國名著及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 在一年級至三年級推行「悦讀?悦寫意」課程,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為非華語學生提供小組輔導課及課後文化班,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推行「非華語學生課後中文學習班試驗計劃」,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更豐富的中文體驗,循序漸進地提高中文水平。 透過校本自學園地小冊子,教授各種自學策略及高階思維策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年級至六年級推行BYOD計劃,以電子學習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並配合各種電子平台進行教學及評估。 設計校本寫作單元,透過多元化的寫作活動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以加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及能力。 推行校本文學課程,加入經典的古詩文作為閲讀篇章,從而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意及提升語文素養。 推行「打開閲讀的天空」獎勵計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科活動:
1.校際朗誦節比賽
2.學校戲劇節比賽
3.中文科校園電視台
4.伴讀大使計劃
5.中文小博士活動
6.古詩文誦讀活動
7.硬筆書法比賽
8.校內作文比賽
9.校外徵文比賽
10.「每日一篇」閲讀獎勵計劃
11.觀賞話劇活動
12.午息語文活動
拔尖課程:
1.中文話劇藝術
2.中文小記者班
3.各級中文寫作班
非華語中文課:
常規課堂:
本校的非華語班採取小組教學,能有效地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能力。
功課調適:
為減低非華語學生在學習上面對的壓力,本校中文科會為他們提供功課調適,透過小組學習及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升非華語學生的學習動機。
非華語午間及課後支援計劃:
除了常規課堂外,學校開設非華語午息及課後中文輔導小組,根據非華語生的學習能力分成不同組別,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各種學習活動,包括寫作訓練、閱讀技巧訓練、講故事等。
中華文化研習班:
本年度為非華語學生增設中華文化研習班,讓他們透過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獅頭製作、剪紙藝術等,體驗傳統中華文化之美。
其他學習活動: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本校會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應用中文的機會,並善用社區資源,如:參觀博物館,為學生創設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增加學生的學習經歷。此外,非華語學生會於學科綜合日向全校 師生介紹自己民族特色及風俗習慣,達致共融。
更新日期:2025年8月 22 日下午 5:00